|
天微明,静谧的村庄在“隆隆”的机耕声中逐渐热闹起来。
4月22日,平定县岔口乡西头岭村,刚翻的土壤散发出新鲜的气息,惹来几只鸟儿翻找食物。田埂上,农机手梁宝富熟练地操作旋耕机,穿梭在地里。“铁牛”“哒哒哒”轻吼,翻起褐色的泥土。“农机干活快,村里1000多亩地,已经基本旋耕完了。这几天,主要是播种。”梁宝富把旋耕机停在地头,稍作休息。
西头岭村山大沟深、昼夜温差大、土层厚且疏松透气,非常适合土豆生长。然而,多少年来村民多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2009年开始,西头岭村调整种植结构,成立平定县宏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土豆。50亩、200亩、500亩、1000亩……随着土豆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西头岭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土豆村”。
农时紧,劳作忙。4月初开始,西头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会明就组织村民旋耕土地,给后续播种做好准备。在农机手的操作下,旋耕过的土地变得平整而松软。原本长满杂草的荒地恢复耕作条件,仿佛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洲”。趁着旋耕机停下加油的空闲,梁会明忙和村民说起操作技巧:“如果耕得过深,就把手柄抬起一点;如果过浅,就往下压一点。这样可以保证每趟深度一致,有利于后续播种。”
早先旋耕过的土地上,满载着种薯的马铃薯播种机有序作业。播种、施肥、覆土……随着每一个环节相继完成,优质马铃薯种子在“一翻一盖”间就被种好了。“村里发展土豆种植产业,多亏了这些‘铁牛’,既解放了农民的双手,又提高了作业效率。这几年,合作社购置了播种机、收获机、培土机、高压打药机等农机,实现了土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梁会明介绍,“除了春天播种节省人力,秋天收获也挺省事。以前收土豆,大伙儿费时又费力,有时候不小心把土豆皮划破了,影响品相,价格也卖不上去。如今,俺们开着农机在地里‘走’一遭,土豆就连根带块被翻出来,‘躺’在地上等人来捡,别提多省事儿了。”
“铁牛”在地里奔腾,农民在田野劳作。站在高处俯视,沃土上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西头岭村人挥洒汗水,期待收获,脸上满是笑容。“从这几年的种植经验看,只有新机械不够,还得有好种子、好技术。”梁会明说。经过多年试种,西头岭村选择了大白花、黑金刚、雪川红、红美等个头大、口感好、抗病性强、耐贮藏、适合本村条件的土豆品种。同时,村里多次邀请农技专家到村指导,组织村民代表到河北、内蒙古学习科学种植土豆。
俗话说,一人富不算富,百家富才是富。自我发展的同时,西头岭村带动本乡的罗面咀、理家庄、马上固等村以及郊区西南舁乡西南舁村、平定县娘子关镇东武庄村连片种植土豆1000多亩,让“小土豆”变成农民致富的“金豆豆”。
不误农时不负春。安排停当村里的事,梁会明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赶往周边几个村:“这几天正是下种的关键时候,我得去看看,争取到秋天都有个好收成。”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阳泉市人民政府,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