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马铃薯、延长产业链、发展特色养殖业、差异化增收……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三角城村村民的致富渠道还真不少。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作为对口联点帮扶单位,自驻村以来,为该村村民增收致富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
眼下,正是马铃薯丰收季,常冬梅带着部分村民在地里将挖出来的马铃薯进行分拣。“我们拣的是商品薯,红袋子是种薯,发往云南很受欢迎;黄袋子是种子,也是发往云南,销到那边去,种植产量很高,一亩地可以产1万斤左右。”常冬梅说道。
通过土地流转,常冬梅今年种了近6.7公顷的马铃薯,并按照大小分拣,既可内销又可外运,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有了致富带头人,带动村民增收,如何发挥村集体经济效益,让更多的群众受益?2020年,村里投资建设马铃薯粉条加工厂,解决了近百人就近务工问题。今年,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又投入7.32万元的包装机械,完善了马铃薯生产销售链。
深挖传统种植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打破常规养殖业利用市场做好差异化增收的渠道。乡村振兴之路是一条不断探索发展的道路,如何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省自然资源厅驻三角城村第一书记马龙有了想法:前段时间从重庆对接了一家实体供应链有限公司,他们一个月的销量能达8吨到15吨,如果把目前库房里的洋芋粉销掉,今年的马铃薯正好也赶上趟了,再继续生产加工,就可以为明年的订单做准备了。
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最终目的就是想通过我们的帮助,达到让全体村民都富有,大家的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这是大家包括我们驻村工作队一致的小期望,也是三角城村农民群众的一致希望。”马龙说。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青海日报,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6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