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金秋时节,新疆温宿县博孜墩乡的马铃薯迎来收获季,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成熟的马铃薯。
走进博孜墩乡吾斯塘博依村的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一颗颗外观饱满、色泽鲜亮、个头匀称的马铃薯铺满地头,伴随着阵阵机械轰鸣声,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金疙瘩”破土而出,村民们正忙着分拣、装筐、搬运,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博孜墩乡吾斯塘博依村平均海拔30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宜耕,为马铃薯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
博孜墩乡吾斯塘博依村种植户孔德伟凭借十多年的马铃薯种植经验,加上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今年他种植的马铃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吾斯塘博依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村民土地,种植马铃薯2000余亩,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群众收入,还通过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提升群众种植水平,马铃薯已经成为全村的特色种植产业和群众稳定增收的“金蛋蛋”。
“吾斯塘博依村有耕地一万五千余亩,土地流转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村集体收入,而且解放了劳动力,村民可以在播种季和收割季从事季节性工作,平均每人每天收入200元到400元不等。现在村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高,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了。”博孜墩乡吾斯塘博依村党支部书记汪高强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温宿县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按照“优化结构、推广良种、改善品质”的发展思路,不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努力使“小土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央广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6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