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再加把劲,车已经到了,赶天黑一定要将这块地清出来……”隆国村的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和破土而出的红洋芋。
洋芋采挖现场
受高原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地处中国西北山区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传统种植业不断优化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逐渐形成了以油菜籽种植和马铃薯种植为主,富硒蔬菜、杂粮等作物种植相辅的种植业发展体系。其中,马铃薯种植因其易种、易销的特性占据了种植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据了解,瞿昙镇立足区位条件,着眼于结构调整和产量提升,结合“青薯9号”红洋芋耐寒、抗病、高产、质优的特色优势,不断强化宣传动员和技术指导,使“青薯9号”红洋芋很快在瞿昙站稳脚跟并广受欢迎,成为了瞿昙万千农户种植首选。
通过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种植基地试点项目推进,当地魏家、隆国、段家、杨家等村均种植“青薯9号”红洋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让红洋芋种植在瞿昙红红火火,而红洋芋种植带来的高产回报更是让民众喜上眉梢。
据了解,隆国村上千亩洋芋种植除了农户自产的极小部分外,绝大多数由村上16户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承包种植,户均种植面积达65亩。其中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12个。
通过经营主体的介入,红洋芋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规模效应带来的产销合作、物流配送等,通过资源共享共通实现了整体优化。
“我们的洋芋有个分拣过程,大洋芋叫商品薯,主要运往云南、内蒙古等地,小洋芋叫淀粉薯,主要运往宁夏进行淀粉加工。这几年我们产量好、品质高,很多收购商是年年来、年年买,我们的销路越来越宽,靠红洋芋赚钱越来越靠谱。”隆国村党支部书记侯建恩说。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联动发展使得小产业实现大驱动、“红洋芋”变身“金钥匙”,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6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