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马铃薯网(www.malingshu7.com)讯 8月初,在巫溪县塘坊镇梓树村,马铃薯(也称“洋芋”)已收完。“不到1个月的时间,我就卖出了300多吨马铃薯,除去租地、人工等成本,今年的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40多岁的种植户谢进轩掰着手指算账,高兴得合不拢嘴。
巫溪县地处三峡库区,特殊的山地小气候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据巫溪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当地已有农户小规模种植马铃薯,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马铃薯更成为巫溪“三大坨”(马铃薯、苞谷、红苕)之首。对于马铃薯,谢进轩再熟悉不过了,每年立秋过后,父亲都要留下一部分收获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待来年春季,切下带芽眼的薯块播进地里。“可是记忆中,马铃薯的收成却一年不如一年,父亲眉头紧锁,我却帮不上忙。”谢进轩感慨道。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巫溪县便致力于马铃薯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用传统方法种植马铃薯之所以产量低,是因为在播种时,种薯自身携带的病毒一代传一代,最终导致品种严重退化和减产。”巫溪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得为马铃薯种薯脱毒。他们利用生物技术从优质马铃薯种中分离出不含病毒的马铃薯茎尖,茎尖在试管内通过无土栽培技术长大后,再经过移栽或扦插,结成脱毒微型马铃薯,即通常所说的马铃薯原原种。原原种繁育出的马铃薯叫作原种,原种扩繁出的马铃薯为良种,并作为种薯销售给农户种植。
父辈们种植马铃薯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谢进轩却靠它致了富。政府不仅向他免费提供脱毒种薯,还定期进行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晚疫病统防统治等技术指导。“这几年,我种的马铃薯亩产提高了20%以上,每公斤收购价在1.8元左右,产值翻了一番。”谢进轩说。在巫溪县,像谢进轩这样的马铃薯种植户还有10余万户,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约50多万亩。
(来源:东方财富网)【原题:“金字招牌”带来“真金白银”】
|
![]() |
![]() |
![]() |